驷马桥上走过的人,都是老司机

白癜风能治好嘛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7157873.html

一说起驷马桥,懂的、不懂的都晓得跟你扯两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是做什么的?”

“貌似是个文人。”

“卓文君呢?”

“好像是个女人!”

“他们两个在驷马桥咋了嘛?”

“应该是化....化作蝴蝶飞....飞.....飞走了....吧!”

“老子信了你的邪,那RM是梁祝!!!”

其实关于驷马桥,能被拿来摆谈的不止如如和君君。

驷马桥筑成时间非常非常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从那时起就是出入成都北门的重要通道,由于当时该桥修建在名叫“升仙水”(现在的沙河)的河流之上,因此取名“升仙桥”。

关于升仙桥的故事又可以另开一篇来扯,这里就不提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升仙桥”这个名字本来是属于二仙桥的,被当时的升仙桥抢先注册了,然后又被其抛弃改成了驷马桥。

原因据说是因为汉代大文人司马相如曾经在这里起誓:“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翻译成白话就是“不开奔驰宝马,不得回老家。”

所以就改名成为了驷马桥。(二仙桥:你们太随意了。)

仔细想想,驷马桥也就是古人语境中的“开车桥”,司马相如“真·老司机”是也。

时光荏苒,这座桥一直存在,期间还被不少来自各个朝代的文人雅士作诗歌颂过,如唐代的岑参.......(一时间查不到还有哪些有名的人)。

不过宋朝的成都知府刻了一则《驷马桥记》于石碑上,现在还可以查到。

据《成都街巷志》记载,年由于修筑成渝铁路,原有的驷马桥被拆除了,而后,在改道的沙河上新修了一座驷马桥。

如若是真的,那现在人们所见的驷马桥岂不是与当年司马相如毫无关系,只是一座同名的桥罢了?

不过历史本身就只能无限接近事实,无法还原事实,以当初成都城的大小,就算司马相如不是从现在驷马桥出城的,也就几百米的误差。

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司马相如就是从这离开成都的。

到了近代,驷马桥依然是成都北门出城必经的交通要道,记得以前无论去动物园游玩,还是去植物园踏春,都要经过驷马桥,一路上砂轮厂、链条厂、拖拉机厂、水泥厂,还有很多记不住名字的这个厂那个厂,一个接一个。

那时的驷马桥就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路边到处可见一大片绿油油的菜田,桥上是成渝铁路的铁轨,经常有火车隆隆而过,桥洞下经过的是来往川陕公路的长途货车,一辆辆呼啸而过,车身上尽是灰。

还有很多骑三轮车或自行车的农民,车上放着鸡鸭鱼鹅、水果蔬菜,应该是运到不远的青龙场去赶集的。

有点年岁的成都人,对驷马桥的印象左不过一个“乱”字,毕竟驷马桥属于城北。

而城北的“乱”又源自于更久以前的川北的事情了。

听老人家说,很久很久以前,川北很多少数民族和袍哥都从青龙场附近落脚成都,还有很多团伙,销赃的,外地来找钱的,慢慢的成都北门一带就变得龙蛇混杂了,有本事的没本事的都从那里起步,一个火车北站其实是搞不乱一角城市的,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的事情。

(袍哥眼神,就问你怕不怕)

时间再往现在靠近一些,火车北站、驷马桥还有青龙场也都是社会围子哥(一种徘徊在黑社会最边缘的尴尬组织)的聚集地。

一听到人说驷马桥青龙场混围子的,首先脑海里面就出现一个寸头、金项链、光咚咚、纹身和蛮不讲理的形象,喝啤酒、吃烧烤、KTV里甩脑壳干嗨。

这群混迹于成都北边的人,试图把自己当做东北人打扮。

儿时的记忆里,只身一人晚上去驷马桥就是送人头,绝对要被“刮钱”。

但驷马桥也有好的地方,海豚音公主张靓颖在驷马桥一直住到了年才搬走,她的直爽性格和对音乐执拗的劲头,或多或少也受到驷马桥这一片如野马嘶吼般生活环境的影响。

虽然都是如如和君君留下的遗产,但驷马桥不像琴台路,抚琴路那么清新脱俗,现在的驷马桥形成了一种自成一派的画风——魔幻。

站在桥头张望,一边年,一边年;一边钢筋混凝土,一边流水参天树。

这座桥就像一个结界,框住一块地,留住一抹绿。

驷马桥经过改造和建设,宜居程度大大提高,桥的一侧高楼林立,商圈内人头涌动,另一侧虽然比较原始,但也有不少楼盘正在修建。

沿河道行走,时不时还能“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是一群麻雀)。

驷马桥沿河打造的生态绿地,相比于成都其他河段而言更加生机盎然,树木花草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比较奢侈,但又不至于荒芜。

偶有几只白鹭划过水面,河边垂钓者也不担心惊到鱼儿,纷纷对其行注目礼,我猜他们更重视垂钓的过程而非结果。

总之,很赏心悦目,有机会建议大家都去试试。

最后,再说一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吧,毕竟事情是由他们开始的。

(后座这位是司马相如?Serious?)

这则爱情故事可以说明成都人的把妹套路从汉朝就开始形成了系统,司马相如在当时就已经是位资格的“老司机”了,追求卓文君可以说是一个如同教科书般的案例,大家可以来学习学习。

1.塑造人设

如同现在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塑造人设,司马相如在古代没有朋友圈的时代,对人设的把控也非常到位:

龙门阵摆的大,生意做的嗨,在京城稍微打过照面的人都可以说成生死之交,皇帝老儿亲自给自己升职加薪都没留住自己离职的脚步。

以至于当时成都到临邛都以为这是个大人物,纷纷希望能够巴结。

所以当时临邛首富卓王孙才会设宴招待司马相如。

2.一定要“欧起”

前面吹的太厉害,所以不能一请就去,显得廉价。

安排两个内应保证卓王孙不会放弃,如同三顾茅庐一般,表示自己不是一个随便的人,是一个有原则有追求的人,要让对方费一番功夫才会珍惜自己。

3.做好背景调查

卓文君正值感情的空窗期,平时好文学,喜音律,投其所好却又不能表现出过强的目的性,花上几个通宵写了一首直白的情歌《凤求凰》,当晚宴席上大秀一波操作,只要卓文君听完我的情歌没有中途离开,80%就成了。

4.笼络闺蜜

卓文君没有闺蜜,但有贴身丫鬟啊。

司马相如看准这点,贿赂卓文君的贴身丫鬟,帮助其进行书信往来。

通过中间人(前提是已经倒向自己)进行沟通比直接沟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给对方一点点想象的空间,二是中间人可以帮自己说话和传达当时的真实情况。

5.一举拿下

耍朋友这事有时候就需要快刀斩乱麻,趁着对方有些动摇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鼓作气拿下对方,免得夜长梦多。

否则对方想通了、发现你的真实面目或者缺点了、第三者来了等等因素一干扰,说不定就黄了。

所以司马相如直接表明愿意带着卓文君远近走高飞回成都老家,卓文君这傻姑娘就答应了。

到现在我还为卓文君不值,如此可爱和有才的女人,全国首富的女儿,在司马相如最落魄的时候嫁给他,过着当垆卖酒的生活。

就这样还换不回与司马相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愿望。

就如同嫁给了王思聪,且王思聪生理心理均健康,对你死心塌地,然后你把王思聪绿了。

是不是有病?

司马相如从驷马桥外出打工后,因为才华受到赏识进而出道成功。

如果是现在,卓文君可能会在某一天在电台里听到:

hello大家好,我是Steven司马相如,《上林赋》这首歌呢,它属于复古曲风,结合了嘻哈饶舌,然后有点卓别林式的幽默,是我最新专辑《赋新汉》的主打歌曲,希望大家会喜欢...

正当卓文君以为自己种的瓜终于结果了时,电台主持人问司马相如“你结婚了吗?”

司马相如说:

“还没有,我认为不该这么早结婚,对粉丝不公平。”

主持人:

“有过喜欢的女孩儿吗?”

司马相如:

“现在没有,以前不懂事的时候有过,现在想对她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主持人:

“什么意思?”

司马相如:

“没什么意思。”

主持人:

“有歌迷问你对茂陵女是什么看法。”

司马相如:

“我觉得她是个很可爱的女人,懂音乐,懂生活,而且很懂我,但我们只是普通朋友,谢谢。”

卓文君顿时泪如雨下,心如死灰却不甘如此,如同大多数痴心的傻姑娘一样,失恋的她文学细胞疯狂的分裂繁殖,一瞬间爆发出了《白头吟》、《诀别诗》等脍炙人口的诗歌,直接寄给了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疯狂书信挽回,微博认错。

卓文君是真傻,如同当初的那人一样,一句“其行且珍惜”便原谅了他,只不过卓文君是真原谅了司马相如,一直相伴到老。

没有否定司马相如文学造诣和为官能力的意思,但就对待感情方面,他没有继承成都男人一贯的“宠妻狂魔”的特点,他进化成了另外一种极端的存在——成都渣男。

有野史说司马相如后面还是纳了妾,依然是那个茂陵女,说明根本没有断开,也不知道卓文君最后有没有后悔与他一同私奔。

落笔的当晚,做了一个梦,司马相如质问我为何如此说他。

我拍了拍他肩膀说:“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ermuzixun.com/afhgx/23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