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米勒股东同意收购方案啤酒巨无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www.bdfyy999.com/jyfw/yygh/index.html

对于百威英博和SAB米勒而言,9月28日又是一个里程碑。SAB米勒股东通过了百威英博总价超亿美元(亿英镑)的收购方案。在全球各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了同意这桩“亲事”的情况下,我们终于可以说,啤酒界的巨无霸就此诞生。

将近一年的跌宕剧情

这桩“世纪大并购”从年11月11日对外宣布开始,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年。主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几个关键时间点。

年2月10日:朝日集团提出收购SAB米勒欧洲资产,包括Peroni,Grolsch和Meantime品牌和业务

年3月2日:华润啤酒16亿美元收购SAB米勒所持49%雪花股份

年5月24日:欧洲监管部门批准并购交易

年6月30日:南非监管部门批准并购交易

年7月20日:美国司法部门批准并购交易

月7月26日:百威英博进一步提高对SAB米勒的报价

年7月29日:中国商务部门批准并购交易

年8月4日:百威英博宣布新公司的架构和领导团队

交易正式完成还要等到10月10日。10月11日,新公司将在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纽约、南非和墨西哥次级上市。

新公司仍叫百威英博

百威英博的官方资料显示,合并后的公司仍然叫ABInBev,即百威英博,不过原来的老鹰logo已经从资料上消失了。对于新公司名字丝毫没有SAB米勒的痕迹,SAB米勒的主席似乎有些失望:“百威英博已经为收购公司支付了全价,他们怎样处理公司都可以,他们爱叫什么叫什么。人生就是这样的,无所谓。”

双方合并后,将缔造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从营收来看,以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五,仅次于雀巢、宝洁、百事、联合利华。从EBITDA来看,新公司以亿美元排名全球首位。

而“吃掉”SAB米勒之后,百威英博终于得偿所愿,加强了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的业务布局。新公司营收中的33%来自拉美、29%来自北美、14%来自亚太、9%来自非洲、8%来自欧洲、7%来自墨西哥。不断下滑的北美市场终于可以松一小口气了。《华尔街日报》表示,新公司将坐拥全球啤酒行业约46%的利润和27%的销量。

此外,新的品牌家族也再一次壮大了。不过分析师表示,即便如此,百威英博仍然面临着消费者口味转变以及成熟市场精酿啤酒的冲击。

合并后公司将分成9个业务大区,全球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全球管理职能办公室位于美国纽约。

 

 

这场豪门婚姻意味着,未来全球销售三罐啤酒中就有一罐属于同一家公司。

  13日,SAB米勒与百威英博联合披露,双方就收购的核心问题达成了协议,米勒股东将以每股44英镑的价格出售持有的股权,比起9月14日米勒收盘价格的29.34英镑,这个价格溢价50%。为此,百威英博将支付亿英镑,约合亿美元来完成这项交易。这项收购案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大一宗交易。它将缔造市值亿美元的超级啤酒帝国。同时这也将成为全球年内最大、历史上第四大企业并购案。

  据了解,交易将使得百威英博在所有主要大陆都获得市场主导地位,预估其市场份额将达到28.4%,为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喜力公司份额的近三倍,合并后新公司的年收入将达到亿美元。

  目前,这项交易仍需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眼下,百威英博面临着主要市场增速缓慢以及啤酒销量下滑的困扰。美国和巴西市场为百威英博贡献了一半的销量,然而这两个市场今年上半年啤酒销量下滑3.9%。发达市场的啤酒消费显著放缓,将拖累今年全球啤酒市场萎缩0.1%,这将是30年来首次出现萎缩。

  目前,全球啤酒消费增量的大部分来自非洲,预计非洲销量将增长2.6%。在南非起家的米勒公司,业务覆盖整个非洲。并购米勒将令百威英博在快速增长的非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百威英博今年早些时候已经派出人员评估在非洲的业务。

  两大巨头合并将加速中国啤酒业洗牌

  两大啤酒巨头和中国啤酒企业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作为华润雪花、珠江、哈尔滨等众多中国本土品牌啤酒和百威啤酒的大股东,两大巨头的并购对中国啤酒市场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   业内分析认为,双方合并完成后,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会明显领先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未来国内啤酒行业竞争格局或将从“多强并举”演变为“一超多强”,因为对于百威英博来说,一旦能够拥有华润雪花的销售渠道,将意味着打通国内全线市场,百威英博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地位将无人能及。所以,华润雪花被出售剥离的可能性比较小,主要规避审查的方式应该是减持或通过基金、幕后资金等方式保持掌控。这样一来,就会倒逼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加快国企改革和并购进程,加速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现有市场格局将被打破。

  另外,中国啤酒市场的整体数据看起来似乎也不乐观。年国内啤酒行业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已经连续25个月负增长,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啤酒销量同比下滑3.9%。有观点认为,经过2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啤酒业总体消费已经到达瓶颈,人均消费量也已超越全球水平,继续上升的空间和几率已经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啤酒业必须谋求转身。

  有分析指出,面对并购之后可能带来的压力,“一高一低”将是国内其他啤酒品牌的发展策略。“高”是指发力中高端品牌,眼下,精酿啤酒已经成为新的争夺地盘。过去数个月,百威英博已经收购多家精酿啤酒厂。“低”就是要深挖营销渠道,“向下沉到其他品牌可能做不到或者不匹配的方面,毕竟百威英博的产品并不适应在四五线城市这样的区域发展。这样才能找到生存契机。

订阅

■点击右上角→“查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ermuzixun.com/afhhy/16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