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虽然啤酒传入中国已有多年,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成为啤酒产销大国。甚至有一段时间,到处都是当地著名的地产啤酒品牌。
根据原料、发酵过程和酿造方法的不同,啤酒有很多种。不过前几年有一股精酿啤酒的热潮,就是大家买啤酒的时候喜欢看配料表。凡是添加大米、啤酒花浸膏、啤酒糖浆的,都会被视为工业啤酒,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配料表里只有酵母、啤酒花、麦芽,采用上层Al发酵法,并且为了增添啤酒的风味,混合了一些天然材料。
精酿啤酒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的,即采用传统酿造方法生产的年产量低、麦芽浓度和酒精浓度高的啤酒。
精酿啤酒的概念一出来,很多喜欢喝啤酒的人都忍不住去尝试新的东西,甚至开始贬低市面上一些常见的啤酒,比如有大米和啤酒花提取物的,底部有拉格发酵的,并称之为“工业水啤酒”。那时候好像不喝所谓精酿啤酒的都是不懂啤酒的人。
几年前,精酿啤酒风靡一时。如果超市和餐厅不卖一些精酿啤酒,很可能会流失一部分顾客。一些合资啤酒品牌和国内知名啤酒企业也相应推出了许多精酿啤酒品种。
然而,今年以来,精酿啤酒似乎不那么受欢迎了。很多小超市的精酿啤酒要么下架,要么放在角落里,而餐厅的精酿啤酒除了一些高档餐厅,在普通餐厅很难见到。
为什么曾经风靡一时的精酿啤酒现在不流行了?酒店老板:四个原因现实。
1、精酿啤酒的价格
现在市面上的啤酒主要分为三个价位:5元以下的大众啤酒;价格从5元到10元的普通啤酒;10元以上品质稍好的啤酒。
精酿啤酒的价格基本都在10元以上,市面上也有一些比较便宜的精酿啤酒,青岛白啤经典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基本上比较便宜的精酿啤酒都是以小麦芽为主要原料的白啤酒,而白啤酒如果严格来说并不是传统方式酿造的啤酒。毕竟白啤酒浑浊,杀人味很强。虽然采用的是上层Al发酵法,但是酵母的风味比较浓郁。
在大多数喜欢喝啤酒的人当中,啤酒喝起来有一种清凉解渴的感觉,而且因为酒精含量低,可以一饮而尽。还不如把高价的精酿啤酒换成其他饮料。毕竟喜欢喝酒的人往往和菜的钱一样。如果是精酿啤酒,钱会比菜多很多。喝啤酒就是喝一种氛围和快乐,喝太贵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必要的。
2.精酿啤酒的味道
精酿啤酒和普通工业啤酒相比,酒香会更浓,酒精度会更强,但人们习惯了淡一点的啤酒,喝香味浓、酒精度高的精酿啤酒反而感觉不对。
现在市面上卖的工业啤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会添加大米。在酿酒行业,有“大米干净,玉米甜,麦芽钝,高粱香”的说法。啤酒加米饭会特别清澈透亮,喝这样的啤酒特别解渴。
精酿啤酒与普通工业啤酒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以大米为原料,而是严格遵循啤酒的传统酿造方法。主要成分是麦芽、酵母和啤酒花,但用麦芽酿造的啤酒会有苦味,这让习惯喝啤酒配米饭的人有些不适应。所以精酿啤酒的新鲜度过去后,大家开始回归这种工业啤酒,清凉解渴,口感顺滑,没有任何异味。
3.精酿啤酒广告
精酿啤酒火起来的时候,不是厂家的广告,而是一些啤酒爱好者和所谓的自媒体宣传,靠的是贬低普通啤酒,赞美所谓的精酿啤酒。
“好吃的才是珍贵的”。精酿啤酒并不适合大众口味,尤其是习惯喝普通工业啤酒的人。繁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尝鲜的心理,但是喝了之后会觉得啤酒的口感和自己的认知还是有差距的。习惯喝淡味啤酒的,不一定很喜欢。
精酿啤酒本身定位是小众群体,厂家不需要在广告上投入太多,很多人也混淆了精酿啤酒的概念。比如很多人推崇的德国啤酒,其实大部分都是工业啤酒,而真正好喝的精酿啤酒,基本都是来自比利时这种不太知名的国家,所以这种精酿啤酒的广告并没有持续下去,自然也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4、精酿啤酒分销能力
啤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之所以能占领市场,主要取决于其线下配送能力。超市和餐厅都有自己专门的啤酒供应商,价格比普通消费者低很多,还有返利等各种福利。大家去饭店喝啤酒,很多服务员都会收瓶盖,这其实是酿酒商给经营者返利的一种福利。
精酿啤酒本身就贵,线下配送能力一般。最重要的是卖这种啤酒的卖家利润不高,所以很多餐厅都不愿意进货。
大多数精酿啤酒在包装上使用ml,这也不同于传统啤酒的ml。像乌苏啤酒,整包就ml。数量少,价格高,没有分销能力的精酿啤酒,自然也逐渐被大家遗忘。
精酿啤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是面对普通消费者。一开始风靡一时,主要是抓住了人们的尝鲜心理。新鲜感过去后,它不火也很正常。你怎么想呢?